蔥面包網址如下 http://daisypon.hcw.tw/2013/10/blog-post_15.html?spref=fb
材料:
高筋 195 g
低筋 90 g
鹽 一小匙
糖 30 g
奶粉 12 g
全蛋 一顆
水 65 g
湯種 75 g
無鹽奶油45 g
速發酵母 2 小匙
朋友有問我湯種為何?可以參考麵包機之友-湯種
我的湯種照片:
首先把全部材料用麵包機14功能完成一次發酵
完成後分成二等份(我烤箱較小),桿成烤盤大小的方型(這部份有點難搞,要桿成方型桿麵棍要上下輪流桿不能一直桿同一個方向,桿到大一點的程度放在烘焙紙上再繼續桿大一點比較不會縮起來)
再發酵個....40~60分鐘
刷上蛋汁用叉子在上面像做比蕯一樣叉出一排排孔洞
灑上蔥花和白芝麻
入烤上火180下火150 15分鐘
出爐後翻面擠上沙拉醬用抹刀抹上薄薄一層多餘的留給第二片麵包
接著放上薄薄的一層肉鬆 (我是用鮭魚鬆)
右手邊的部份按照老師建議用麵包刀切出淺淺的刀痕比較好上捲
從有刀痕的方向將麵包捲起並用下面的烘焙紙捲起來讓它成型
我是第二天早上BB要上學時才切開抹上沙拉和肉鬆,這個份量可以做6顆
先把二邊先切掉一些比較好上沙拉 ^ ^
這樣,肉鬆香蔥麵包就完成嘍!真的很軟很好吃內!
網址如下:
http://www.christinesrecipes.com/2010/03/tips-on-cooking-tangzhong.html
麵粉和水的比例是 1:5
先把 1份的高筋粉(bread flour 50克)分二,三次倒進 5份的水(250毫升)中,完全混合,確定沒有粉粒。
倒進一小鍋,用中慢火煮。一邊煮,一邊拌勻。慢慢會見到麵粉水越來越濃稠。

直至煮成一麵糊,就是湯種。看見搞拌時出現在麵糊表面的一條條線紋嗎?如果有,即是湯種煮好了。

把煮好的湯種倒進一碗中

然後用保鮮膜蓋著。保鮮膜要緊貼著麵糊表面。

這樣,麵糊冷卻後就不會在表面形成一硬皮。湯種保持濕潤。
湯種放涼後,即可使用。餘下的湯種放入雪柜(fridge)中,可保存數天。基絲汀的湯種試過保存 5天還可用。只要湯種不變灰色就可以。否則,要丟掉,重新再煮囉。
從雪櫃拿出湯種做麵包時,需放置於室溫中一會,才放入主麵團的材料中。
又如果你想把一個原本不是用湯種做的麵包食譜,轉做湯種麵包,可以怎樣加入湯種呢?
把麵包食譜中的濕材料(wet ingredients 譬如蛋,牛奶....)和乾材料(dry ingredients 譬如麵粉,奶粉....)的份量/重量加起來,把總和數 x 20% 就是湯種的份量(按:據說湯種不可超過 25%。但基絲汀所用 Hannah 的食譜,湯種佔 28% ,也不錯,奇妙啊!看來,發揮湯種法的不同方式有很多。而湯種佔總麵團的份量,當然影響做出來的麵包質感會有出入。敬請留意:這方面是給大家參考而已。最終要自己試驗試驗,看看可否調製出自己喜歡的麵包質感。)
然後用這個 20%的份量,計算出:1份高筋粉和 5份水
記得在主麵團的份量中,扣除拿出來做湯種的麵粉和水的份量,就可以。
更多内容: http://www.christinesrecipes.com/2010/03/tips-on-cooking-tangzhong.html#ixzz2j06BdRzy
湯種法我是參考以下網址:
http://www.christinesrecipes.com/2010/03/tips-on-cooking-tangzhong.html
該網址介紹的非常詳細,關於湯種在麵糰的比例算法對於我日後自己調配食譜有很大的幫助!真的很感謝作者。
今天剛好又到了做湯種的時間,所以就把它紀錄下來吧~
湯種是水和麵粉的比例是 5:1
所以先準備 250cc的水
加入 50克的高筋麵粉
用攪拌棒把粉均勻打散
上爐用最小火一邊攪拌一邊加熱直到麵粉呈現糊狀即可。